第 15 章 反馈

每个症状都一定有其内在的成因——因为案主一直在意识中做某件事,才导致症状出现。当案主好了,重返健全的感觉以后,便又会再次活在清明的意识状态里。

这时候,案主可能会感觉有些什么不同,但又不完全清楚是哪里不同。压力和紧张已经被释放,也用新的方式看事情了,不过可能要等到案主检视了之前用紧张态度来看待的问题后,他才会发现自己有了新的看法。

只要案主因为习惯或执着于旧想法,而选择又用旧的方法做决定、看事情,他们还是会重新创造出这些症状。一旦驻留在全新澄净的意识里,就能继续用新方法看事情,而保持一直没有症状。

那么,很有帮助的一点是,要让案主知道是他的哪部分意识得到了清理,具体而言是哪些和症状有关的旧思考模式需要疗愈。如此一来,他们就能够选择做点不一样的,而且知道这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幸福着想。

这有点像把车子老是为了长年以来的同一个问题,一直送修一样,已经修了一遍又一遍。如果师傅告诉你问题为什么老是存在,也许是因为开车时的某个习惯,那你就知道,以后若你维持相同的习惯,就会导致同样的问题一再出现,换个做法则表示这个问题会消失。

如此说来,在做能量疗愈的时候,反馈是一项重要元件,也就是要告诉案主:他的意识发生了什么事,和身体里发生的事有什么关连,或是某些信念与他们人生里的状况有着什么样的关系。

给反馈的时间点是在做完疗愈之后。身为能量治疗师的你,告诉案主你看到什么、你做了什么,它对你而言代表什么,你的意念是想要帮助案主转向新泡泡,他们在这个新泡泡里感到很干净、痊愈而且清楚。你说出你看到并移除了什么样的思想形式,以及它们对你而言代表什么。就算对你而言没有意义,对案主而言也应该会有。

在疗愈的过程中看见的东西,必然至少会对两个参与者其一产生意义,不然这些画面就不会自己出现了。不过,有时候要到一段时间后才会领悟这个意义。当然你也不要依照案主是否听得进你的反馈,而改变你看到的画面,不管怎么说,看见什么就是什么。唯一可以变动的是诠释。假如你不清楚该如何诠释,那么只描述看见什么画面也就够了。

若你处理的是脉轮,你可以说你在脉轮里看到了什么,按照「色彩的语言」(见本书第六部的附录 3)来诠释你所看见的画面。例如,你也许会说:「你的红色脉轮有些蓝色的地方。所以我知道你以前很渴望安全感。我把蓝色移走了,把它变回红色了。现在你应该会觉得更加踏实,你可以预期你对安全感的需求会变得很满足,例如你和金钱的关系。」

案主听了可能这么回你:「自从我母亲过世之后,那些事确实都成了问题。现在我知道它们之间的关连了。我也不再觉得那么想念她了,我只是深爱她曾在我人生中为我做过的一切,我觉得需要重新好好过日子了。总之,我觉得自己依然被爱包围,这种感觉很棒。」所以,你要清楚你的反馈不是要说他哪里依然是个问题,你要说的是,在做疗愈之前曾经存在、但现在已经纾解的问题,以及疗愈完成后他可以期待的正面结果。

再举一个例子。你也许会说:「我在你的太阳神经丛附近看到一种像壳一样的东西,我释放掉它了。它让我感觉你以前是把自己关起来的,但现在那里应该会觉得比较舒服。」案主可能会回答:「对,我也这么觉得。以前我的生活环境给我这种感觉,不过现在我好像觉得比较开关了。谢谢你。」

假若你说:「你都没有让自己得到滋养。也许是从和你母亲的关系开始的。」那案主就可能会带着自己依然和母亲之间有些问题的印象离去,而且会觉得是因为母亲做错了什么。他们也可能继续认为,他们有不让自己得到滋养的问题,会找理由来继续肯定这个问题的存在。

然而如果你补充:「现在,你会觉得你比较容易去滋养内在存有了,也会觉得比较自然,此外,你可以期待和母亲的关系会更融洽,你会更自在地让她的爱进来。」案主就可以在新的实相里带着这种正面的期待感离去,觉得已经痊愈。

也不是每次一定都要给反馈,因为我们一直都连结着自己的内在之声,内心深处,我们什么都知道。但纵然如此,从外在再听到一次可以增强这个讯息。有的时候,案主已经领悟了这个讯息,执着于这个症状的只有过去的信念,例如不知该如何相信症状可以纾解。那么,能量疗愈就是案主用来释放症状的「借口」,他们其实已经得到讯息了,也已经用在人生中需要改变的事物上,让自己变得更快乐。

当你给案主回应,你说的并不是他们还不知道的事。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会和你的话产生共鸣。他们会知道这次的交流是正确的。如果不是,他们应该就会告诉你。

你在给反馈的时候,案主或许会用下列两种方式其中的一种来回答你。其一是:「我有同感。」意思是,他们基于对自己的认识,认同你的反馈是正确的。其二是:「我没有这种」感觉。不过谢谢你告诉我。一意思是至少现在,他们还不认同你的反馈,但或许以后会认同也不一定。

当然,还有另一种可能是你的反馈并不符合案主的情况,是你做了错误的诠释。当你看到一些东西,虽然画面可能非常明确,但你的解析不见得。若是这样,案主如果能直接告诉面你:他和你的回应对不上,对你及案主都会有帮助。也许,你们之后会一起针对你看到的画面,找出更适当的诠释。

当然,为了让效果更好,要尽量把你的反馈说清楚。毕竟你要做一件事,就要尽量做得好。假如案主告诉你:「我没有这种感觉」,你就得检视你的观感有什么样的特性,想一想你是否不小心用了你自己的泡泡,而非案主的泡泡来诠释你看到的画面。如果是的话,你就要适当地调整你的反馈还有自己的认知。

身为能量治疗师的角色时,你必须检视和案主的沟通,产生什么样预期的效果,最后给案主的印象是:他已经得到疗愈了吗?还是以前没有感觉到的问题会继续存在?告诉一个人:「小心那个戴红帽子的女人。她不是朋友。」或:「我看到和车子有关的意外。」只会在案主的意识里播下恐惧、怀疑和猜忌的种子,还会让他觉得他得继续依赖能量治疗师。

若你能给他们信赖自己的感觉,信任自己不需要靠你进一步的协助,就能自己创造出正面的人生,对案主会比较好。因此,这应该是你在给与反馈时的方向,并记得,增强「案主已经痊愈」的认知(包括你自己的还有案主的)。

认知创造实相。

——在这个世界上,一切都可以疗愈!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