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3 章 泡泡实相
有个故事是这样的:有位禅师在路上走,遇见一个路人从对面走来。旅人向禅师打招呼,询问他即将抵达而禅师正要离开的那个城镇人情风土如何。禅师询问旅人,他刚刚离开的那个城镇又是如何。旅人回答,当地人易怒又恶毒,也不太诚实。禅师告诉旅人,他可能会发现自己即将抵达的城镇也有相同的人事物。
又走了一段路之后,禅师又遇见一个路人从对面走来,那人跟前一个旅人问了同样的问题。禅师也问这个旅人,他刚刚离开的城镇怎么样,旅人回答,当地人都开朗友善,总是愿意助人且行为正直。禅师于是告诉这个旅人,他即将抵达的城镇也是一样。
两个旅人朝着同一个城镇前进,不过两人身上围绕的能量场大不相同——两人有不同的感知滤镜。每个人都会吸引特定性质的经验;他们的经验是由自己特定的能量场所决定。
我们每个人都被一个泡泡围绕,这是我们感知的滤镜。我们所有的感知都必须通过这个泡泡,由它过滤、并挑选出当时我们决定与自己相关的资讯。泡泡是必须的,因为我四周有这么多的资讯想要进来:大家穿着什么、每个人的脸、我们环境样的诸般细节、树上有多少片树叶、气温、天空上云朵的大小、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等等。如果不进行挑选,我们会经验混乱,像是看着各个频道同时播映的电视机。
这就像电脑储存的许多资讯。在一段时间内,不是所有资讯都是必要或有用的,但只要它们仍储存于电脑内,需要时我们便能存取。所以,不是所有进入的资讯都需要记录在我们的意识觉知中。它会不受注意地穿过泡泡,但是需要时我们可以存取,透过有意识地回忆、或者像催眠与回溯(regression)等技术。
例如,如果我们想象每个泡泡都有特定颜色,那么我们可以说有人从红色泡泡看着这世界,有人从蓝色泡泡等等。
当然啦,从红色泡泡看,世界是红色的,从蓝色泡泡看,世界是蓝色的。实际上,世界可能不是红色也不是蓝色,或许是黑白的。想象某人在蓝色泡泡、而某人在红色泡泡,他们讨论着世界的颜色。每个人都确定自己是对的——事实上,他们从自己的观点来说、从自己的泡泡来看,确实是对的。每个人都能准确地诉说自己的感知。我们可以说两个人都是对的。当然,从绝对实相来说,他们都是由自己的滤镜来看世界,因此也可以说两个人都是错的。不过,我们可以说两个人都精确地回报自己的经验,那么我们便能稍稍了解,他们是用什么滤镜来观看。
我们也可以说,每个泡泡都是个人意识的产物,每个泡泡里面都是镜子,这样人们不一定会看到世界真正的样子,而是根据自己的样子看到世界。个人若是自我感知的产物,他们便会将自己的意图与价值观投射到他们眼中的世界。
评断他人时,人们其实在说:如果他们是那个人,他们就做了某件错误的事。他们会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其他人,说不定也会用其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。等到对方的意图、价值观和理由为人所知后,这样的观点可能会相当不同。
举例来说,如果他人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你,因而说你对某件事的想法是错的,他们其实是将自己的意图投射到你身上。如果你能与他们沟通自己的意图,通常他们的批判就会消失。他们得知了从你的泡泡出发的观点。
在任何互动中,获得双方观点都相当有用——包括由内向外的观点以及由外向内的观点。近视的人较能察觉由内向外的观点,不太能获得由外向内的观点。相对的,远视的人较习惯由外向内的观点,对由内向外的观点较为陌生。两种观点都很重要,拥有两种观点也能提供较为全面的蓝图,以进行较为理智的决策。
或许你认识某些人,对于他们,你的评语是:「如果他们肯听自己给别人的建议就好了。」也就是说,我们看出来他们将自我的反映投射到身边的人。或许,你也曾注意到自己给了不少人同样的建议。那么,这么好的建议是不是也适合你自己去采纳呢?
我们可以说,我们吸引到自己身边的人,会由我们的内在引发出我们需要听到的、关于我们自己的资讯。也可以说,世界上充满四处走动、对自己说话的人——但只有少数人真的在倾听。理解这点以后,你会继续对自己说话,不过现在你也会倾听。你可以扪心自问:这个出自于你的资讯是否对你也同样有用——然后奉行自己的建议。你也可以看到其他给你建议的人其实也是在对自己说话,并且给了自己绝佳的建议。不过,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他们是否也在倾听自己。
如果提供建议的你热诚远胜倾听建议的对方,你就知道你的建议是针对自己。这些话语想要出现,好让你听见。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如此:如果某人热衷于给你建议,但身为听众的你却兴趣缺缺,那么这样的建议应该是针对某人自己。如果双方对沟通都抱持高度热诚,那么一切都水到渠成。若是不然,你只需觉察自己的感知,而如果你要提供建议,请觉察该建议什么。你要在内心感谢对方在你通往清晰的道路上对你施恩。那时,你也许会发觉你对对方的观点改变了,因为你对过去的观点已经达成目的并因此消失,所以此刻你能看到当下的对方。
觉察自己的泡泡让你能认识自己,认识自己在生命中所经验的一切。如果你注意到你正在将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投射到其他人,你便能决定采取新的观点。那时你就能「穿越魔镜」,并看清他人的实相。
在多数人经验的感知层次中,镜像反射不是有意识的过程,因此人们深受自我感知的影响。不过,有一个感知层次,在此这些过程会变成有意识的直接经验,这就是心的层次,透过无条件的爱与接受这样的泡泡来观看。当你能直接视人如己,慈悲、理解、智慧都会出现,你也会发现自己仿佛将他人当成自己一般对他们说话,用你希望他人对你说话的方式对他们说话。
当你发现自己在批判他人,你可以保持觉知,运用觉知来提升自己的感知层次来到接受的层次。这样的效果就是:你会将压力由自己的意识中释放。
当你想到某人、并且感觉你对对方产生抗拒感,请想想你所抗拒的那人有何特质。问问自己,那些话语是否可以也用来描述你,问问自己,是否那些话语曾经用来描述你,或许,会这么说你的人,并不了解你的言行举止背后的动机。
你若知道,这个人的动机可能和你完全相同,这么一来你就会对他们感到体谅与慈悲。在你眼中,他们就是你。这是新的观点,你可以用这当成沟通的基础。虽然之前你们之间有一道墙,但是现在墙上开启了一扇门,沟通的管道出现了。你可以提供他们你自己希望获得的建议。你可以用你希望他人跟你说话的方式来跟他们说话。
你也可以不带抗拒地辨认一个人的特质。抗拒感会让你知道自己的某个部分。如果你不带抗拒地看到对方的特质,而且不去评断对方该以不同方式做些什么,那么你也可决定自己需要做什么。例如,如果某人是小偷,你会看出这一点,做该做的事,好让自己的东西别被偷。不过,你不需要因为那人是小偷而生气。事实上,他们可能是可爱的小偷,或许双方保持距离你会更容易爱他们。
当你持续将抗拒由你的感知中去除,你也将改变你的泡泡的性质。你会愈来愈了解你的意识有办法回答你所有的问题,并且给与你所需的所有指引。
你会愈来愈了解你可以成为自己的权威、自己的指引、自己的上师、自己的导师。你会愈来愈信任自己的感知,愈来愈能拥抱自己的清晰。
在转变的过程中,你会改变自己泡泡的本质。这可以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渐进过程,也可以是刹那间就完成的改变。如果过程是渐进的,在某一点你会领悟,自己的视力比以前更清晰,而这个渐进过程会持续下去,直到成为稳定的清晰。
如果改变的程序在某一个时刻发生,这可以是两种方式。你可能会经验到过去的泡泡突然「破掉」,有时候会感觉能量灌注,并且让新的泡泡出现。这样的经验有点像从梦中苏醒,突然间,在清醒的实相中看见何者为真。
改变时刻会被经验的第二种方式就是,像从一个泡泡进入另一个,仿佛两个泡泡——就像肥皂泡泡一样——彼此接触,因此共享一个薄膜。那时,意识的点(也就是你)由一个泡泡的中心穿越薄膜,并进入第二个泡泡。每个泡泡都是一个模型——是所有被感知的事物的组合,是一种实相,是事物形成意义的方式。
对意识点来说,这种运动的最初经验可能是,事情不再像过去那样有道理了。当然,事物要以新的方式有意义,那么它们就不能再以旧的方式那样有道理。在这个瓣膜所代表的短暂时间中,你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感知呈现混乱与无意义的状态。这时你绝不可以回头用旧有的方式来赋予事物意义,而要包容这无意义,让意识点穿越两个泡泡间的瓣膜。如果你有这种经验,那么你就知道,这只是中场、只是过渡,其存在暗示你将重生于新的典范、新的泡泡、新的实相。
那时新的意义将会浮现。随着意识点持续移入新的泡泡,意义会从混乱中浮现。最好持续将注意力放在当下,眼光朝向未来,观看这个浮现、重生的过程。随着新典范的出现,这会成为发现与愉悦的过程,你会看到事物真的不一样了,这是你认为更好的不一样。
还有其他事会发生。你会发现自己的泡泡不只是感知的滤镜,也是一种选择性的磁铁,会让你吸引某类经验以及某类人格特质。
当你的泡泡开始改变,磁铁的选择也开始改变。你会注意自己开始吸引不同的经验、吸引不同个性的人。这是你感知转变的直接结果。记得这点:你的感知创造你的实相。你的感知改变了,你的基本信念也会改变;你的基本信念改变了,你的感知也会随之改变。
外在世界的事件也会随着这些改变而改变。这就像你走入完全不同的电影,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。不仅是从泡泡里面向外观看的景象不同了,由泡泡外面向里面看的样子也不同了,事实上,泡泡所处的环境也不再相同。如果以前泡泡是在一杯啤酒里面,现在它就在一杯香槟里,或者说,以前的调味汽水变成气泡矿泉水。
对身为读者的你来说,这类描述刚开始或许有点抽象,但是当你开始进入这个过程,你会辨认出它正在发生。当你稍后重读这一章,这些话语会和你的经验有更紧密的连结,你也会知道正在发生的就是你所等待、所想要的。那时你可以带着稳定感与清晰,来看着自己重生的过程。
肯定语
我知道什么是清晰,而且我每天都感到更加清晰。
清晰是我自然的状态。
我的视力正在清晰。